国内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21-05-26 13:45:13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每天早上8时不到,桂希恩准时来到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接听患者来电咨询,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开展艾滋病防治研究工作。
如今,身为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首席专家,年届84岁高龄的桂希恩依然坚持每周上一次专家门诊,接诊各类患者。
“虽然这些年我国艾滋病防治成效突出,但防治压力依然巨大,决不能有丝毫懈怠。”5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中南医院见到桂希恩时,他正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滑动鼠标,仔细翻阅课件资料,给青年医务工作者讲解对新时期我国艾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不应该照搬外国防艾措施,要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中国特色防艾措施。”桂希恩语重心长地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百姓健康始终占据第一位。当前,做好艾滋病防治,既要警惕故意传播,也要加强对青年学生及出国学习人员的防艾教育及管理,更好地发挥网络正面作用,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在艾防工作中的作用,筑牢防控的每一道防线。
桂希恩在艾滋病防治研究和培训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一周前,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他给医院的青年党员、医务人员和学生授课,专题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桂希恩还时常奔赴全国各地开展防艾培训。就在今年三四月份,他坐火车专程赶赴省内的恩施州、宜昌市五峰县等地,给当地医务工作者提供防艾专业技能培训,给大家讲述如何当好一名好医生。“我喜欢站着讲课,边走边讲,经常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他说。
作为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桂希恩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我国第一个发现艾滋病村,并把艾滋病人带回家同吃同住的人,消除大众对病患的歧视。他曾荣获“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称号、“贝利-马丁奖”、“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白求恩奖章”、湖北省“人民医学家”等荣誉。
“我出生于1937年,属牛,俯首甘为孺子牛。老牛自知黄昏近,不用扬鞭自奋蹄!路漫漫其修远兮,八方求索永不停!”谈及自己耄耋之年依然奋斗不息、工作不止的原因,桂希恩深情地说,这既是勉励青年一代,也是勉励自己。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余小菊 杨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