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北京的这条历史悠久的钱粮胡同里暗藏“红楼情缘”

国内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21-08-24 11:06:37

钱粮胡同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根据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记载,这里当时叫钱堂胡同,明代造币厂就在这里。清代,户部宝泉局在这里设南作厂继续造钱币,用于发放薪饷,而薪饷又有钱粮之称,遂有了钱粮胡同之称。

胡同里的“红楼情缘”

清代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曾经提到帛公府在钱粮胡同,并这样解释:“帛公府为怡贤亲王次子宁良郡王讳宏皎(注——现在常写为弘皎)之后”。

爱新觉罗·允祥(原名胤祥)是清康熙帝的第十三个儿子,雍正帝继位后,被晋封为怡亲王,允祥卒后,七子弘晓于当年袭爵成为第二代怡亲王。雍正帝为褒奖怡亲王允祥之功,加封弘皎(允祥第四子)为宁郡王,府邸在东单北极阁。到了清末,帛公府的主人到底是宁郡王弘皎的哪个支脉无从知晓,而且府邸的地点不详。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应该知道,这部小说中有个北静王,宝玉称其为贤王。据说这位北静王的原型就是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有趣的是,著名作家、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刘心武,在钱粮胡同35号(旧门牌)居住了13年。由此可见,这条胡同里冥冥中有种“红楼情缘”。

1950年,8岁的刘心武随父母入京,住在钱粮胡同35号海关宿舍。当时,刘心武就读于私立耀华小学,该校创办于1934年3月,校址在东四北钱粮胡同二九号,后来刘心武转入隆福寺小学就读。

刘心武在《海棠无香书有香》中这样描写当年的住处:“十八岁以前,住在北京钱粮胡同一所四合院里,春天推开我家堂屋窗户,会有海棠花树的枝子蹦进屋来……我从十三岁到十八岁,春夏秋就常靠窗而坐,在探进窗内的海棠树枝下,静心读书。”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于此

钱粮胡同耆英旧宅

虽然帛公府的具体地址不详,但另一位清中晚期的重臣在钱粮胡同的宅邸则令人熟知,那就是大学士耆英的住宅。

耆英(1787-1858),满族正蓝旗,主要在道光、咸丰两朝做官,担任过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礼部、户部尚书、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不过,随着清代后期国力的衰微,耆英的仕途也颇为坎坷。他和伊里布,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后因朝廷内部斗争,耆英遭弹劾。

根据记载,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被派赴天津与英法联军交涉,由于英军在占领广州期间查获大量档案文件,发现耆英在上报朝廷的时候并没有如实禀报英方的要求,因此英方拒绝与其谈判。耆英因惧罪擅自回京,咸丰帝令其自尽。

耆英府是座大宅子,东、中、西三路六进四合院,如今钱粮胡同19、21号只能看到前四进院,最后两进院,要从钱粮胡同北侧的育群胡同20号、甲20号进去才能看到。

大学士耆英的住宅见证了一段风云岁月。民国初年,这里曾暂居一位大学者:章太炎。当年,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最初章太炎幽居于龙泉寺,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于钱粮胡同19号。那处宅院便是耆英住宅的东路。

章太炎被幽禁期间,其弟子鲁迅多次到钱粮胡同探望。在鲁迅的日记中,即有7次探望的记录,而且每次去都是“晚归”、“夜归”、“傍晚归”,春节时,他还过来给章太炎拜年。

章太炎的另一位弟子黄侃更绝,他直接带着被子搬去与恩师同住。那段时间,黄侃白天去北大授课,晚上则到钱粮胡同陪章太炎,顺便听他讲文学史。这种日子一连持续了几个月,直到黄侃被警察强行驱逐出去。

陈梦家用稿费在此买房

民国时期著名画家金城以及后来成立的“湖社”画会也在钱粮胡同。陈宗藩《燕都从考》里记载,“钱粮胡同,画家金城居于胡同之西。”金城(1878-1926),字拱北,祖籍浙江省吴兴县。

1920年5月,金城、周肇祥、贺良朴、陈师曾、陈汉第等二十余人发起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地点在石达子庙(南河沿大街普胜寺)。1922年迁往当时的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水榭,后来以虎坊桥114号越中先贤祠为会址。中国画学研究会兼具研究、教育、编辑以及出版等职能。

1926年9月,金城去世三个月后,金开藩、金开华兄弟及金城弟子成立“湖社”,活动地点在金城的居所,东四钱粮胡同15号(今27号)金宅的墨茶阁。“湖社”的活动一直到1936年,后因金开藩患中风,逐渐解散。

金城的三妹金章,号陶陶。擅长花鸟鱼藻,工诗词骈文,是中国画学研究会的评议。金章之子王世襄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著名的文物专家,热衷明式家居收藏。

巧合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王世襄的燕京大学学长陈梦家也热衷明式家居收藏。而陈梦家后来也在钱粮胡同34号(旧门牌)居住。

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31年夏,陈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得律师执照,但他没当过一天律师。当时,他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被称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1931年,《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1932年,陈梦家与同学加入十九路军,在淞沪前线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他写诗多首,编为诗集《在前线》。1933年初,日军进犯热河,陈梦家再次主动赶赴前线。1934年陈梦家师从容庚、唐兰,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

1936年陈梦家与赵萝蕤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办公室举行。陈梦家获硕士学位后,留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赵萝蕤在清华大学西语系任助教。1944年,陈梦家赴美讲学,借此机会,他开始搜集流散海外的中国青铜器资料,1947年完成《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初稿。1947年清华大学成立文物陈列室,陈梦家任筹委会主任,1948年赵萝蕤从美国回到了北平。1949年后,陈梦家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赵萝蕤在燕京大学西语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陈梦家转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萝蕤调入北大西语系任教授。

1957年,陈梦家七十余万字的甲骨学巨著《殷墟卜辞综述》出版,他用稿费买了一处住房,在钱粮胡同34号,他将这处居所命名为“一书院”,并给书房取名为“梦甲室”。

1966年,陈梦家去世,钱粮胡同34号很长时间都空着。经过数十年的变迁,当年的院落,现已无法确定具体位置。

1985年,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在香港出版,书的扉页由王世襄亲自设计,图案是明初剔红风格的一团浮雕牡丹。图案下附十一个字:“谨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

需要提及的是,赵萝蕤的父亲赵紫宸,1950年经梅兰芳介绍,用100多匹布的价格从一位赵姓中医手中购得美术馆后街22号两进的四合院,1979年赵紫宸去世。后来平安大道拓宽,北京文化界人士呼吁保护赵紫宸先生旧居,可惜的是,这个被称为家庭博物馆和玫瑰园的小院还是被拆了。

聚寿堂里有“密谋”

如今钱粮胡同里有不少餐厅,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钱粮胡同就有一家名冠京城的大饭庄:“聚寿堂”。老北京的餐饮业有“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之说,钱粮胡同的聚寿堂便是“八大堂”之一。民国徐珂编著的《实用北京指南》(1923年增订版)第八编“食宿游览”提到聚寿堂时这样介绍,“婚丧及做寿演戏,多在饭庄,以其屋宇宽敞也。”

这座饭庄,也见证了诸多历史。当年蔡锷摆脱袁世凯密探的监视离开北京,坊间有多种版本,但据哈汉章《春藕笔录》回忆,蔡锷正是从聚寿堂离开北京的。哈汉章《春藕笔录》记载,1915年11月10日是他祖母的八十大寿,他在钱粮胡同聚寿堂大宴宾客。蔡锷到得早,对他说:今天可以打一夜牌。哈汉章叫刘成禺张罗,蔡锷拉住刘成禺的手说:我与你同案三年(蔡、刘同为参政院参政),今天要畅聚一夜,你要慎择“对手”。

刘成禺会意,挑了张绍曾、丁槐两个人,他们四个人打了一夜牌。翌晨7时,蔡锷从哈汉章家的侧门出去,由新华门直入总统府上班,并给小凤仙打电话,约她12点半一起吃饭。监视的密探因此麻痹大意,蔡锷借机溜到天津。

蔡锷的这几位牌友志同道合,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他们巧施妙计掩护蔡锷摆脱密探监视,安全离京。

“聚寿堂”出资者何人,旧址在哪个院落,有什么招牌菜,少有资料介绍。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大批官员离去,北平的很多店铺歇业。1935年马芷痒著、张恨水审定,北平经济新闻社出版发行的《北平旅行指南》“食住游览之部”写道:“嗣以国都南迁,营业竟一落千丈,按现有饭馆数量,比较十年前,仅有百分之五十五强。”而此时京师“八大堂”仅存庆和堂、会贤堂、聚贤堂和惠丰堂。

(原标题:钱粮胡同往事)

(作者芦金轩)

标签: 钱粮胡同 家居收藏 红楼情缘 北静王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