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来源:骁龙生活网 时间:2022-01-24 16:26:43
莎士比亚说过:“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
愚蠢的人,他们急于卖弄聪明,洋洋得意,目空一切。
而真正睿智的人,有一种看透事物却不显山露水的心态,悟透了人活于世的道。一些人紧抓不放的自以为重要的事物,在他们看来也许只是微末。
“大智若愚的人通常不是主动隐藏自己的才智,而是别人的水平看不出来他们的聪明。”那真正睿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01
做事专注,从不在琐碎上浪费精力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男子外出买酱油,归来途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便沉迷思考,边走边想,不料撞到了电线杆,买好的酱油洒落了一地。他生气地对电线杆说:“你为什么要站到人行道上呢,把我撞倒了不说,还拿去了我的酱油。”然后悻悻离去。路人见他一本正经地和电线杆说话,大笑不已,猜测“这人脑子有问题,是个傻子吧?”
可正是这个被路人嘲笑的男人,陈景润,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王羲之沉迷读书,误将馒头蘸墨汁吃下,毫无察觉。牛顿专心做实验,饿极,随手将旁边的怀表当鸡蛋烹煮。
所谓大愚才能藏大智。把时间精力和智慧都凝聚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忽略身边的琐碎。他们看似是生活上的“傻子”,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睿智的人。
02
遇事反复琢磨,愿意下笨功夫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
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因为曾氏一族的天资其实并不出色。可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国藩最有意义的“笨拙”,是他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才子文人的思绪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因此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而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因为其“笨拙踏实”,所以才“扎实彻底严密”。
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再分两面,分析它们的正反。他对每一个因素都反复琢磨,细细分析,不使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因此看事能分外透彻。
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功夫,何尝不是一种真睿智?
03
面对冲突不争对错,只讲立场
人生中,除了生死之争,没有任何事情值得较真。如果非要斤斤计较,步步紧逼,一心求胜。那么即使芝麻大点儿的事,也能闹出血案。
不争,不是示弱的沉默,是不计较,是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上,是寻找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当矛盾不可调和时,先忍一忍、让一让、等一等,待双方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去沟通交流。有时,即使遇到胡搅蛮缠,动不动就去辱骂别人的人,也不妨退一步。有句话说得好:被狗咬了,还能去咬狗一口吗?
遇到事大度些,你理解我,我理解你,不剑拔弩张,不追究谁对谁错。真正睿智的人,走自己的道路,看自己的风景,站自己的立场。花开不喜,坦荡为人;叶落不悲,尊重他人。
04
面对利益,懂得舍与得
知乎上有一个故事:
每次回家路过生鲜店时,总会固定去一家买东西,每当付款遇到零头的时候,老板只收整数。如果凑巧付款是整数时,老板就会多添几个小东西进去。塑料袋也从不收钱,遇到有需要的,还会多送几个。旁边几家生鲜店的老板总觉得他傻,该收的钱不收,不该送的东西乱送,这一进一出每个月好歹能省下不少钱。但一年之后,其余几家店生意萧条,开始转让店铺,唯有这家行为看似很傻的小店却异常火爆。
很多“聪明”的人,总是将目光盯在蝇头小利上,获得一些小利益便沾沾自喜,于是在习惯性短视中随波逐流,忽略真正的机遇。
而有些人,看似做了一些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最后却是赢家。这便是真正睿智的人,有大的格局、长远的目光,懂得舍得之道。
05
不做无效社交,专注提升自己
什么是“无效社交”?这个场景也许算个代表:
你跑到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满屋子客套话,互相絮絮叨叨,敬酒、扫微信、留电话号码……但是三天之后,彼此就记不清对方是谁了。
每个人都想认识对自己有用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脉,可是如若没有实力,这样的社交只能让你越来越没底气,越来越不自信,变得浮躁、焦虑。
自己的层次,决定了所处的层次。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结交别人,不如努力提升下自己。将自己精力都放在应该做的事上,将你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自然就会把别人吸引过来,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的内涵。有点时间,不要去做无谓的应酬,多读读书,陪陪家人,使自己身心愉悦,生活丰富,岂不快哉?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成功、聪明的人都会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进可攻,退可守,可收可发,可隐可现。我们不需要刻意走近或走开,只需做好自己,该走近的早晚都会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