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出自何处?

国内 来源:骁龙生活网      时间:2022-01-29 16:02:50

这个“韦编三绝”典故,一般被人们认为是孔子读易太过勤奋,以至于把套《易经》竹简的牛皮绳子都翻断了三次。可是,这种推断,其实是完全不合理的,因为牛皮绳子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结实,孔子要能在看书的过程中将其弄断,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套住竹简的牛皮要是那么容易断掉,一个看书的人就可以将其翻断三次,想必古人也就不会用它来套竹简了,而会去另想办法。

在孔子的时代,孔子能读的其他书籍,也同样就是用牛皮绳子套着的竹简。如果套住竹简的牛皮绳子真的容易被翻断,一个人看书的时候太认真,反复去看,就会翻断套住竹简的绳子,那么同样的事情——“韦编三绝”也会发生在孔子以外的其它人身上,而在同时,孔子在看其它的书籍的时候,由于其认真精神,也会发生“韦编一绝”,“韦编二绝”以至于“韦编三绝”的情况。“韦编三(一、二)绝”本身就会成为形容读书认真的成语,而被用在其他人身上,也会用在孔子读其他书的时候。

但是,为什么在先秦的书籍中,没有提及其他人,更没有提及孔子在读其他的书的时候,有出现“韦编三(一、二)绝”的情况呢?只能是:“韦编三绝”仅仅只是在孔子遇到《易经》时候的特殊个案,而“韦编三绝”也绝不能是形容读书次数太多太认真的一个成语。

因此我认为,所谓“韦编三绝”,根本就不是孔子读《易经》的次数太多,以至于三次(或者是多次)弄断了套住竹简的牛皮绳子——这样的推测其实真的太玄幻了,孔子的手劲也太大了,孔子的“功力”也太深厚了。它只可能是孔子最初搜集到的《易经》竹简是散落的零星的,因此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将其编篡回正确的文本原貌。当他第一次编篡完毕,再回头一看,觉得错误多多,于是便将套竹简的牛皮绳子弄断,重新进行了编排;当重新编排完后,过段时间又回头去看,还是觉得错误多多,又再次弄断了套竹简的牛皮绳子,再去编排竹简。他就这样去反复校正《易经》,将《易经》散落的竹简反复编排,达到了三次(或者在实际上是超过三次的多次)之多,直到他认为基本正确了为止。因此“韦编三绝”的绝,绝对不是牛皮绳子被翻断的意思,而是主动去割断的意思。

当周景王去世,“王子朝奔楚”事件发生,王子朝“载其图法奔楚”,夏商周三代以来代代相传的王室藏书,从此失落,下落不明。在稍后,就兴起了春秋的“百家争鸣”,可以推断这些藏书的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被分散并失落在民间,正是这成为了“百家争鸣”的直接的发生原因——一系列的思想迸发没有思想原因是不可思议的。孔子奔走各国,按照王室藏书的原有篇目,手编《六经》,其实就是在搜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书籍,重新加以整理编辑,使它们回归原书原貌。

由于原有书籍被分散,甚至部分被损毁,因此孔子的工作难度非常的大。尤其是对于《易经》,在当时懂得的人就很少,而其原书也已被分散失落,因此孔子只有按照自己对现存有关《易经》竹简的阅读理解,将其编辑成书。因此,当他过段时间回头去看编好的“《易经》”时候,他便发现问题,于是他对其重新编辑,他再回头看,又发现新问题,又重新编辑,如此达到三次(或者实际上多次)。这个被孔子最终定稿的《易经》文本,在今天看来,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然而,假如没有孔子在以前那些辛勤的工作,我们今天对于包括《易经》在内古代的经典(《六经》),也就根本无迹可寻了。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确实是孔子以后的古人的肺腑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个有何等胸襟有何等达观的人!我等今日得以能发现《易经》文本中仍然存在的瑕疵,实因孔子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在先。我等今日发现《易经》文本中仍然存在着瑕疵,非但不足以损害孔子的伟大,却更能使人深切体会到孔子昔年在恢复经典过程中的艰辛。大哉!孔子!实在是仰之弥高!

标签: 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 孔子时代 读书次数 王子朝奔楚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