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来源:中国商报网 时间:2022-02-17 10:55:25
网络主播、电商运营、外卖骑手……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正成为当下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
面对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其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相关权益保障受到了广泛关注。专家表示,鼓励支持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的灵活就业环境,还需制定相关保障细则,各方协同合作为灵活就业群体保驾护航。
新就业模式兴起
灵活就业曾一度被人们片面地理解为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打零工。如今,选择灵活就业不等于找不到工作,也不是随便打零工,而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像建筑工人、个体小商贩等,属于传统的灵活就业者;而伴随新经济的发展、新业态的兴起,像外卖骑手、文案策划、直播主播、电商运营等也属于灵活就业人员。
在某种程度上,灵活就业实现了“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来挣钱”这一无数打工人的朴素愿望。比如,你喜欢影视又擅长写作,便可写相关文案来赚取稿费;如果你掌握某些专业知识又懂得视频剪辑,则可通过制作相关知识类短视频来获取流量、变现。“把兴趣变成工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工作的热情,从而帮助自己不断摸索职业的发展方向,让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一名擅长视频特效制作的灵活就业者小秦如此表示。
据悉,相较于传统的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求职者而言,灵活就业获取工作机会的门槛更低,不合适可以随时离职;对企业来说,在选人用人以及如何用、用多久等方面也比较灵活。业内人士表示,灵活就业是新的就业趋势和就业渠道,无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灵活就业都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灵活就业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数据显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一些平台外卖骑手达到400多万人;在平台上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倍。
成大学生新选择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往往有着数字化、即时化、智能化的特点,企业对于灵活用工有着更大的需求。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蓝皮书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为55.7%,比2019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为61.14%,比2020年增加5.46%。可见,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年轻人也从中看到了灵活就业的更多可能性。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之所以选择灵活就业,一部分年轻人是因个人能力、就业志向等因素,希望从事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工作,而不再拘泥于三点一线式的传统就业。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如一些人正在为考研、考编做准备,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想体验一下灵活就业的滋味。而在地域选择上,毕业生更倾向于到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
“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灵活就业都为不同境况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这也是社会就业观念多元化的一个结果。”专家表示。
而与一般的灵活就业不同的是,大学生的灵活就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背景下、新业态下的自主就业和创业。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为16.9%,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为16.25%。
作为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更强的群体,大学生成为了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专家认为,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离不开国家、企业的协同合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制度,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就业保障体系,让灵活就业人员无后顾之忧。
权益保障受关注
面对如此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如何保障其正当权益,成为灵活就业行稳致远的关键。近些年,国家和地方针对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制度也在持续完善。
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1年7月22日,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出发,在用工关系、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优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在地方层面,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四类灵活就业人员可在省内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不受户籍限制。这意味着,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大量涌现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解决医疗保障问题。
同时,上海市人社局等八部门近日也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聚焦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1月初,浙江宁波市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灵活就业工作的通知》,从规范灵活就业管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技术、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加强灵活就业公共服务5个方面,推出15条具体举措。同时,该市还打通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职称体系等,全面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
专家表示,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下,让灵活就业者既可以大胆干,又能在社会保障体系下有保障。与此同时,各种新型就业模式将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这对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