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2-02-25 10:56:35
临沂工业伴随新中国的发展而成长,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少量手工作坊,改革开放前有11家大中型企业,如今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近4000家。纵向比取得历史性进步,横向比仍有不小差距。临沂是一个大市,实现现代化,工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深刻理解创新是工业“由大到强”的战略换乘,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强势崛起,让工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增强企业鼎新能力。抓工业,发力要直达企业,着力推动观念更新、要素聚新、模式更新,以企业强拉动工业强。临沂市将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开展低效企业常态化整治,力争到2026年,临沂市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的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出清。壮大一批优质企业,实施递进培育计划,每年筛选50家“第二梯队”企业重点帮扶,加速向“第一梯队”迈进。支持一批技改企业,实施“千企转型、千项技改”工程,每年支持100个重点项目,确保五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培育一批上市企业,抓实企业上市五年行动,力争年均新增上市企业3家以上。
增强行业更新能力。八大传统行业是依托临沂市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是临沂工业的“压舱石”,必须倍加珍惜。面对技术进步、要素制约、行业竞争,转型迫在眉睫。要突出龙头带动,发挥领航企业作用,借助行业协会力量,加快建设专业园区,带动行业内中小企业整合资源、共享技术、协作配套、融通发展,营造行业自我更新的良好生态。要突出数字赋能,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智慧工厂、数字车间,大幅提高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重构,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以木业、机械、冶金、医药为突破,打造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行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的读取、分析和应用,促进共享、协作、融变。力争五年内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获能”。要突出技术攻坚,围绕八大传统行业共性“卡脖子”问题,组建综合创新中心,引进专项科研人才,扶持骨干企业建立研发平台,推动发展动力从“外部技术溢出带动”转向“自主创新内生驱动”。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八大传统行业投入产出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让“压舱石”能量更强劲、特色更鲜明、贡献更突出。
增强产业育新能力。建设工业强市,必须善于“无中生有、星火燎原”,让新产业从零到一、从一到多,成为工业强市的新动能。要通过招大引强育新,瞄准战新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攻坚招引一批“链主”企业、行业单项冠军,实现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个产业。要通过科技转化育新,以应用科学城、河东科创城为依托,通过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和高校、发展线上线下科技市场、培育科技经理人队伍、加大首台套政府采购力度等,构建“研发、加速、中试、生产”的转化体系,建成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首发地、优质科创企业孵化首选地。要通过跟进需求育新,立足农业大市实际,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适应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蓬勃发展趋势,打造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抓住激光产业破题点,催生产业新集群;依托生态优势,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着眼环保产业巨大市场前景,集聚发展环保企业,力争入选全省十大环保产业园。
增强服务工业能力。当前,工业发展正从要素驱动转向服务驱动,必须抓紧培育一批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现代服务企业。要重点活跃金融服务,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鼓励担保、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发展,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要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把工业设计融入产业规划、企业战略、生产制造和商业运营,引进一批专业机构,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为工业增值提供深度服务、创意服务。要重点培育产业人才,一方面,抓好“高精尖缺”人才的培育引进,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把临沂由人口大市变成高技能人才强市,成为发展先进工业的一大优势。经过五年努力,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4个、百亿级企业15个、十亿级纳税企业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