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2-06-30 13:56:45
6月20日,赣深城际高速货运“融湾号”正式开通,全程运行时间压缩一半。这是继去年赣深高铁开通后,赣州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重要举措。“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这句话在赣州已成为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高频语”。
其背后,正是赣南苏区始终“在线”的后发赶超的精气神。十年间,赣南苏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追赶跨越势头日益强劲。赣南苏区范围的所有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实现十年翻番。
十年弹指一挥间,绿了山、清了水、蓝了天。奋斗不息,追梦不止,下一个十年,赣南人民将继续砥砺前行。
十年埋头苦干,赣南未来要做样板
“300万元进账,我们自己都还不知道。”不久前,江西天键电声有限公司账上突然多了一笔资金,几经询问才得知是惠企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自2021年12月“亲清赣商”惠企政策兑现平台上线,半年来已有近亿元资金直接拨付给上千家企业。很多企业说,这样的效率“过去只能在深圳看到”。
曾经,赣南产业单一,发展滞后。2011年,当地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2021年,当地GDP突破4000亿元,是2011年的3倍左右,在全国城市排位由108位跃升至第65位。
十年来,赣州市共召开40次市委深改委(组)会议,出台712个改革文件,谋划实施1438项改革举措,目标就是为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年耕耘,如今的赣南已坐拥一批国内一流的科学家、接轨深圳的行政审批效率、鳞次栉比的高新企业……一位首次来赣考察的企业负责人发出感叹:“这是老区?!”
十年发展变迁,赣南苏区站上了新起点,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同年4月,《新时代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出台;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好消息乘风而来,吹暖了老区,也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老区不老,风华正茂。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说,新时代新征程上,这片红土地将担负起“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样板”的重任。
跑出特区速度,老区用上了“新引擎”
聊起赣南苏区的发展,当地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老区精神、湾区思维、特区速度”,这句话像是强劲有力的火车头,推动老区跑出特区速度。
速度越快,越要往前看,还得看得远。追梦不止,考卷常新。未来,老区要在用好“大平台”、扩大“朋友圈”、做大“生意圈”上下功夫。
“我们经常会邀请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学术交流,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科技支持。”赣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澜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落地后,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忙得“两头团团转”,不仅要发挥好大院大所的作用,还得让企业能学到真东西。
曾经,创新能力不足是赣南发展的一大短板。十年来,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由26家增至1067家,引进一批国字号高端科研平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到2011年的10倍以上。
十年一瞬,山乡巨变。“未来,赣州将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集聚创新资源,逐步打造稀土科技利剑,努力建成世界稀土科技和产业中心。到2025年,人员规模达到1000人,设立基础研究学科10门,孵化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开发技术研究产品200件以上。”郭澜介绍说,不仅如此,赣州还将围绕科技支撑工业倍增升级、乡村全面振兴、碳达峰碳中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协调有关部门细化措施和目标,扎实推进科研攻关,力争到2024年,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
老区不老,发展势头正好。如今,赣南老区已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记者 寇 勇 魏依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