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德州经开区: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打造改革开放示范区

国内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2-05-27 09:40:01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用党建这一共同“基因密码”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动,为打造改革开放示范区提供了充沛动能。2021年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省“十强”产业五大工业领域产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70.3%,同比增长17.2%。今年一季度,克服疫情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2%,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借势借力

抢抓机遇求突破

5月10日,高新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德州建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张良介绍,该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包括高新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1个产业园区,拟引进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精准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

去年以来,经开区聚焦强工业上项目、搭平台优环境、抓改革促开放,实施“红链引航”突破项目,组建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等5个党建联盟,抓实抓紧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中机寰宇、有研靶材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开工,山东有研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获批2021年全市唯一的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组数字可以生动展现经开区改革开放的澎湃活力: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7.19亿元,同比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9.73亿元,同比增长14.09%,高于全市平均1.79个百分点。全区经济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的机遇,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把握德州由服务保障转变为双向流通的定位,当好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地、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多元人才集聚高地主战场。”2月15日,全区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德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说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区作为经开区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总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5.6亿元,目前,已有6个地块开工建设。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英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海鹏辉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确定入驻,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休闲食品加工等领域,预计总投资约40亿元,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额43.8亿元。

“经开区管委会为盘活闲置资产,与展誉数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将太阳能(德州)小镇科技园区共同打造为京鲁数谷数字经济赋能中心。”京鲁数谷产业园招商总监孙志武说,园区依托大数据产业资源优势,以打造“中国城市大数据产业研发·投资·运营商”为目标,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多维度的资源聚合,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提供更大支持。随着企业的入驻,目前京鲁数谷已形成以政府立园、企业运作、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为理念,以创新集聚、开放融合为主线的产业发展格局。

站在新起点,经开区将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和京鲁数谷数字经济赋能中心协同发力,促进当地产业渗透融合,推动产业协同联动集聚、生产要素跨界配置,优化调节规模经营,以点带面、整体突破,努力构建省会经济圈创新共同体。

蹄疾步稳

勇闯改革深水区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新挑战,经开区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着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推进国资国企、行政审批、政策红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建能集团发挥国有独资公司的规模效应和‘拳头’作用,推动项目建设和资本运作市场化。高创中心重点负责全区科技企业的引进孵化培育、天使投资、科技园区运营及企业技术交易、人才项目申报等科技服务。德州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引入产业引导基金及产业链投资导入等模式,力争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经开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成立德州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推动园区运营开发平台化;改组德州市开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精准化;重组高创中心,做强建能实业集团。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一个布局科学、主业清晰、实体运营的国有资本顶层架构。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近年来,经开区立足群众切身利益,破解热点难点问题,改革首创亮点频现: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首次设立科技创新驱动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主动对接企业、靠前服务,指导开融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与英望科技签订5000万元额度合同,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首笔资金946万元已于去年5月21日投入企业。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在区审批部申请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获得省级批复,成为全区承接省级权力事项以来第一家获得该事项备案批复的企业。市民李媛媛利用东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智能审批终端成功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是德州首张在社区通过智能审批设备“秒批秒办”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个个首创正是一系列改革持续推进的最好体现。

为充分谋划改革全局,把握好改革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今年,经开区将深化“双线并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区域化评估、多测合一、联合验收,扩面试点审批承诺制、信易批事项,实现项目审批全市最快。以获批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为契机,搭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省孵化能力强、聚集程度高、质效双优的上市公司孵化聚集样板区,今年将实现1家公司过会,1家新三板挂牌,12家企业齐鲁股交中心挂牌。

壮大产业

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才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持续涌动。

经开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精准发力、主动出击。随着有研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有研亿金集成电路靶材、东华软件等项目相继签约,连同原有的有研8英寸硅片、威讯半导体等项目,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一个年产值达300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这些进驻的项目可形成产业配套。对于地方而言,依托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打造了相对聚集的产业业态。”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经开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明确主攻方向,对于主导产业根据建链、补链、强链原则,着重引进对产业链对接和延伸有利的项目。通过“招大培强”“产业链招商”“以企招企”等方式,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落户,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从建厂时的小规模量产到大批量生产,再到亚太地区不可缺少的工艺研发基地,威讯联合半导体(德州)有限公司用短短2年时间就达到了北京分公司8年的发展水平。”该公司总经理段树刚介绍,威讯公司始建于1957年,总部设在美国,产品主要是手机芯片,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商。2001年试水中国市场,在北京市设立第一个分厂,2013年该公司决定将第二分厂建在德州。

2021年,威讯联合半导体(德州)有限公司1至11月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成为当时全市新增的第一家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的工业企业,实现企业历史性跨越,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威讯德州公司来到经开区,带来的不仅是进出口额和利税的增长,更是带动了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迈向高端。”相关负责同志说。

威讯公司在外贸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只是全区外贸工作显著成果的冰山一角。去年以来,全区货物进出口额、已注册服务贸易企业一路飙升、遍地开花,一件件“德州造”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额112亿元,列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19.2%,跨境电商9710报关出口1362万元。服务贸易实现5.5亿元,其中,在服务贸易重点监测企业直报系统中,已注册服务贸易企业18家,兆维铁塔、德建集团、美利达、科兴天然气、中大贝莱特、威讯半导体等12家企业填报信息38条,填报金额1757.5万美元,合计约11433.5万元。实际使用外资2136万美元,同比增长48.44%。

“坚持‘挖掘存量、扩大增量’两手抓,引导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出口退税资金池效用。”德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互联网+外贸”,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确保今年完成121亿元外贸进出口、3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任务。规划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力争综合保税区、合作共建园区、对口援疆园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尽快破题。

标签: 威讯联合半导体(德州)有限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 德州经开区 打造改革开放示范区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