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2-07-04 15:03:16
仲夏已过,湘赣边百鸟欢鸣,满目青葱,生机勃发。
在这里,曾发生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举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第一个区域性的联合苏维埃政府,率先探索和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牺牲了近百万优秀儿女,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记者从映山红盛开的幕阜山南麓出发,沿罗霄山脉西麓一路向南,纵横千里,到达南岭北麓,采访了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等湘赣边革命老区湖南范围内的8个县市,喜看旧貌换新颜。
正在绿色崛起的红色热土
红色摇篮,英雄故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虽已不见硝烟烽火,不闻马蹄声碎,但湘赣边区人民承先启后,自强不息,保护开发利用好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宝贵的精神财富,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罗霄山麓再度红火起来。
“中国烟花之乡”浏阳市,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这里走出了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该市将红色基因融入山水血脉,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浏阳路径”,不仅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还奇迹般地强势崛起,现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在全国跃升至第8位,连续5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15强。
“作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浏阳正全面打响‘乡村振兴看浏阳’的品牌,2021年全市建成275个美丽宜居村庄,在长沙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市还将建好240个,让美丽乡村焕发‘美丽经济’新活力。”浏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爱民介绍。
位于罗霄山西麓偏北、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蓝墨水的上游”的平江,森林覆盖率67.5%,被纳入长株潭城市群“绿肺”核心区域,拥有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福寿山-汨罗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8张“国字号”生态名片,享有“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正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记者在位于幕阜山绿水青山景观环上的平江县加义镇泊头村看到,该村景美如画,游人如织,欢声笑语飘荡阡陌河溪间。
“2021年6月,泊头村‘汨罗江十里画廊文化旅游’项目启动,由泊头村集体牵头周边5个村集体以资源入股,投资500多万元打造‘十里画廊’漂流,去年国庆期间日收益超1万元,村集体可以获得16.8%的分红。通过红色绿色蓝色资源的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将农产品卖出去,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因财政部对口帮扶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谢思晓介绍。
位于现湖南株洲市东北部的醴陵市,毛泽东曾4次来过,并以之为重点,写出划时代的革命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醴陵市枫林镇隆兴坳村是耿飚将军的故里,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常年溪水潺潺,桃红柳绿倒映其中,青山绿水四季分明,特色民居整齐划一,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在这里正成为现实。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落地,隆兴坳村形成以清代古民居耿传公祠为中心的民俗文化观景带、将耿飚故居打造为党性教育培训基地、通过“龙氏驱寒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新平开展的艾循环生态立体种养253亩解决当地数百人就业、23个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带动村民增收100余万元,2021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历经了一场华丽蝶变。
记者走访的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等五县,均曾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的扶贫攻坚重点县。
其中作为湘南起义首义地的山区农业县宜章,现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文旅融合促进发展,因地制宜美化乡村。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温泉之乡’,我县现在进入了湖南茶叶千亿元级产业十强县,莽山正在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宜章县委副书记、县长邓生华对记者表示。
“云雾山中出名茶”。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钟家村近年来大力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带动全乡茶叶种植面积8000亩,涌现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去年底,宜章县茶叶种植面积6.6万亩,总产值近5亿元,近2万群众依靠茶叶致富。
“千年国饮、始于茶陵”。作为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2018年“茶陵红茶”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并于202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一年来,该县获得的荣誉即有:严塘镇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并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中国花湖谷双双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茶陵白芷”“茶陵风干鹅”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等。
湖南郴州市辖下的桂东县位于湖南省最东面,地处罗霄山脉腹地,是“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地,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成功创建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县,被列为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连续21年保持全省“平安县”殊荣,已形成中药材、茶叶、高山蔬菜、楠竹、冷水米、特色小水果等主导产业正创响“桂东山水氧天下”旅游品牌。
“我们公司的岗梅品种已跟深圳华润三九医药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每年按2000到4000亩的计划种植,对方保底收购。”桂东县瑞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永凤,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附近320户农户就业;2020年起,她每年组织桂东县部分乡镇参加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企业达14家,带动群众就业5.84万人。
地处株洲市最南端、朱毛首次会面地的炎陵县,群山连亘,陡谷急流,区位、地势、经济先天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但在全国贫困县中崛起了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炎陵黄桃更已成为该县的一张“金名片”。
在霞阳镇石子坝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黄桃,户均近3亩;黄桃年收益总额达1800余万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2021年该县共计销售炎陵黄桃6.1万吨,线上销售占比70%以上。贫困户谭振华2019年参加微商、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培训后从事电商创业至今,运营抖音宣传农副产品,线上销售炎陵黄桃黄桃干、蜂蜜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达200万元,获评“炎陵电商精英”称号,成了致富能手。仅炎陵黄桃一种产品,全县累计4811户14238名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超过六成的贫困人口通过炎陵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鸡鸣三省,水注三江”。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
在汝城县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种植大户张有发正在田间“呵护”他的黄姜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村时,正是在这里与他亲切交流。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张有发带动11户农户以资金和土地入股方式参与种植小黄姜9.8亩,每户每年可增收8000元;还种植奈李、水蜜桃、水晶梨等水果350亩,年收入约15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40多万元,被群众称作“张千万”。
一方红色净土,正在绿色崛起。
(记者 吴砾星)